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河北省2005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总结2005年计划执行情况,编制2006年度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并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各市于7月底前对本地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半年检查评估,并将检查评估报告报省厅,省厅将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
附件:河北省2005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 ?ァ ?
一、2005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大改革,实施三项工程,提高四种能力,协调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的跨越”的总体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年计划36万人。到年底,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28%。??
2、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计划18万人,其中“4050”人员3万人。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65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6.2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42.5%和208%。??
3、2005年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控制在4.6%的全年计划以内。??
4、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参保职工人数全年计划分别为573万人和417万人。到年底,参保人数和参保职工分别为581万人和423万人,均完成全年计划的101.4%。
?ァ∪?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全年计划为93%。到年底,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人数143.86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93.4%。??
5、全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参保职工全年计划分别为123.1万人和98.9万人。到年底,参保人数和参保职工分别为126.5万人和100.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2.8%和101.5%。??
6、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全年计划为500万人。到年底,参保人数为562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12.4%。??
7、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全年平均计划为470万人,完成全年计划。??
8、全省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全年计划为360万人。到年底,参保人数361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0%。??
9、全省城镇职工参加生育保险人数全年计划为115万人。到年底,参保人数21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87.8%。??
10、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和清理欠费全年计划分别为121.59亿元和10亿元。到年底,实际征缴和清理欠费共计136.2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3.5%。??
11、全省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全年计划9.2亿元。到年底,实际征缴11.1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1.1%。??
12、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全年计划39亿元。到年底,实际征缴49.6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7.3%。??
13、全省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全年计划1.65亿元。到年底,实际征缴3.1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92.7%。??
14、全省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全年计划0.2亿元。到年底,实际征缴0.33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68.5%。??
二、2006年主要工作目标?ァ?
2006年全省劳动保障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河北两大任务,突出解决再就业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重点,着力稳固民生之本,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着力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十一五”良好开局。 ??
1、以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为重点,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一是抓好责任落实。把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街道社区,完善就业再就业一把手责任制,完善就业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狠抓政策落实。制定国发[2005]36号文件实施办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三是进一步改进就业服务。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进度,研究启动县(市、区)级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加强和改善就业服务。四是加强组织,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抓好劳务输出示范县建设,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输出质量。按照劳社部发[2005]34号精神,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2、以创新培训培养机制为重点,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配套政策。认真贯彻国发[2005]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全面落实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实施“五年四万名新技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积极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全省实现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1万人。三是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创业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扩大创业培训实施范围。四是加强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设。普遍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 ??
3、以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度,巩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二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进一步规范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长期聘用人员按规定参保;失业保险依法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面征缴力度;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困难群体,特别是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推动更多的混合所有制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参保,着手研究将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范围的办法;采取与医疗保险统一范围、统一缴费、统一管理的办法,加快推进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以煤炭、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和进城务工人员为重点,扩大覆盖面;加快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参保范围,积极推动被征地农民参保。三是以贯彻落实国发[2005]38号文件为重点,完善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调整个人账户规模,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开展企业年金。四是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法规、政策,进一步规范管理、监督行为,确保基金安全。企业养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及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450万人、103万人、600.8万人、470万人、400.9万人、230万人和175.55亿元、38.14亿元、50亿元、9.6亿元、4.01亿元和0.84亿元。??
4、以劳动合同管理为重点,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启动“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有企业以及建筑、餐饮等行业为重点,督促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切实提高签订率,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二是妥善安置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加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的审核,将失业保险与失业调控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有机结合,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做好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三是加强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继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四是强化企业工资分配和劳动标准管理。认真落实《最低工资规定》,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特别是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长效机制。五是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行业、区域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作用。推进仲裁庭建设达标和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年内完成第一批市、县仲裁院(庭)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公正、高效、便捷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做好劳动保障信访工作;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六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就业准入与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检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执法程序,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向社会公布一批守法诚信单位,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向社会公示。??
5、以信息化和法制建设为重点,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开通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做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建设,整合资源,尽快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障数据中心。二是加快推进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化和社会化。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网络管理手段。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社区管理服务。三是加强法制建设。修订《河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制订《河北省养老保险条例》,全面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干部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干部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构建和谐河北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增强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