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中小企业局、农业局,唐山市工业经济促进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以及全国农产品加工会议精神,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标准和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扩大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生产和供应,经省中小企业局和省农业厅研究,确定在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已成为21世纪的消费理念。目前,绿色食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较高认知度和影响力,成为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国家品牌和安全优质食品的代名词,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很快,并逐步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关注,市场前景广阔。有机食品认证已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日本市场的通行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是构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的一条有效途径。
近年来,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名牌产品、地方名特优产品、精深加工产品以及出口创汇产品纷纷认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03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4030个,农业系统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已认证102家企业,231个产品。我省同期有36家企业135个绿色食品,有2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粮食、果品、蔬菜、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优越的资源条件。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合力推进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搞好规划,加强指导
各市要立足本地资源,结合实施《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河北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制定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规划。依据本地农产品特点,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建立生产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过程跟踪体系的要求,帮助重点农产品、食品企业制定年度开发计划,实施梯次推进战略,逐步提高加工企业的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
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
各市、县(市、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指导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见附件1、2)填写申请表格、组织相关材料,逐级上报,由省中小企业局农业产业化处初审后集中送交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对集中申报的企业优先进行审查,受理后进入认证程序。申报材料不完备的企业由各市进一步辅导完善后再报。
对暂不符合基本条件而有培育基础的成长性企业要列入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培训、指导并做好服务,在资金、技术、信息和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先提供扶持和服务
四、加强技术及认证培训
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农业部门要积极开展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相关的技术培训和认证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通过培训建立一支为企业申报认证工作提供咨询服务的辅导员队伍。省中小企业局和省农业厅将于今年8月份联合举办“首期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培训班”(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作为综合协调、指导中小企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应强化职责,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负责筛选推荐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指导企业制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计划,帮助企业组织申报材料,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绿色食品的主管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加强对已经认证的产品和企业的服务监管。各市中小企业和农业部门都要努力创造有利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发的良好环境,共同研究制定扶持和引导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优惠政策,加强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附件:1、绿色食品认证程序
2、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认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