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2004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日期:2004-06-11 文件号: 石政办发[2004]63号 颁发单位: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加入收藏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石家庄市2004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石家庄市2004年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畅通工程”工作,根据公安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实施“畅通工程”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4〕70号)精神和《2004年全省深化实施畅通工程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道路交通管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改革发展,促进经济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提高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为目标,认真总结实施“畅通工程”四年来的工作经验,面对今年市区道路大面积拓宽、改造、维修的实际,分析影响城市畅通和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找准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为契机,认真落实市政府“争创”活动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道路交通状况的意见》,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断推动实施畅通工程水平向更高标准发展,努力为省会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省长助理、市长臧胜业为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静、副市长蒋洪江、李文起为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耀峰、凌青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炳建、市公安局局长张铁力、市建设局局长王进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韩宪章、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崔金刚、市规划局局长张北海、市园林局局长李英波、市交通局局长王亚南、市工商局局长兰平信、市教育局局长徐英杰、市财政局局长赵悦贞、市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局局长苗社祥、市建设局副局长周兴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耀峰同志兼任,副主任由苗社祥和周兴旺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各县(市)、区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实施“畅通工程”的组织协调。
三、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实施范围:石家庄市城区及5个县级市城区。
工作目标:市区在“两部”规定的A 类城市二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力争排位前移。抓住今年市区增加道路建设投资和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利契机,加快路网改造,科学组织交通,优化警力配置,规范施划标志标线,依法从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顿交通秩序,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市区一环以内主要路口建成非机动车、行人示范路口,二环以内“三横三纵”建成动、静态交通管理示范街。5个县级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2004年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另行下发)有关标准,抓住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辛集、藁城争取达到D 类城市二等管理水平,晋州、鹿泉、新乐力争达到D 类城市三等或四等管理标准,消除等外管理。
四、工作重点
(一)加大市区道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深化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工作
1.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改造维修城区道路。新建跃进路(建华大街――东二环)、建华北大街(和平路――北二环)、光华路(民心河――翟营大街)、煤机街(槐北路――槐中路);打通健康路(青园街――广安街)、方北路(体育大街――育才街)、休门街(中山路――四中路)、槐中路(休门街――平安南大街)、园明街(建设大街――栗康路)、师范街(裕华路――工农路)等路段。续建槐南路、仓安路、建华南大街(槐中路――东岗路)、大径南街、栗胜路、货场大街;改造胜利大街、红星街、工农路(南长街――中华大街)、维明街(新华路――永泰街)。大修建设北大街(棉一桥――石纺路)、中山东路(体育大街――谈固西街、东二环――高速公路)、中山西路(西二环――中山西路地道桥)、育才街(和平路――中山路)、新华路(西二环――第八医院慢车道)、华新路(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及中山路地道桥。整修槐岭路(育才街――兴苑街)、兴苑街(槐中路――槐岭路)、槐中路(东二环内150米)、纪念碑东侧路(地道桥――公里街)、北大街(新华路――兴凯路)、永泰中街(兴凯路――永泰街)、增强胡同(裕华路――东马路)、水产西街、华安街(中山路――自强路)、体育场东街(兴华街――自强路)。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加大城市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在繁华地段修建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中心护栏,以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在一环以内规划、建设大型社会停车场,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要求。三是拆除沿街违法建筑。重点拆除中山路、和平路、仓安路、槐南路、友谊大街、中华大街、胜利大街、建设大街、体育大街、建华大街、谈固大街、平安大街、联盟路等主要城市道路两侧违法建筑、超期临建和实体围墙,面积约7万平方米。结合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拆除中山路、中华大街、平安大街等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的正式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同时,对其它有关道路也同步实施“拆违”。做到即拆、即清、即整、即绿、即美,达到综合整治的
效果。四是依法实行大型公共建筑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大型公共建筑报批规划设计方案时,必须附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城市规划和公安交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2. 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一是科学组织交通,最大限度缓解市区因修路造成的交通拥堵。针对今年市区道路拓宽、改造、大修力度大,不可避免对市区交通产生影响,为此,交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协调,及时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加强疏导,合理分流,确保不因道路改造、维修而发生大面积交通拥堵。二是改革、探索勤务管理新模式,提高各执勤大队和执勤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按照缓解拥堵、交通有序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一区两车”、“一车两警”勤务管理新模式,规范民警在有灯路口、无灯路口、平峰时段、高峰时段、畅通路口(路段)、拥堵路口(路段)、站点或巡逻执勤时的工作内容,扩大警力的覆盖面。同时,将量化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通过“五项竞赛”(红旗车、执勤形象、优胜杯、创零违纪、创人民满意)活动,调动执勤民警和执勤大队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配合道路改造,重点对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路口进行渠化,增加二次过街等候区(线)的设置,对路段上下道口、并道口、车辆掉头口进行标线的细划工作。根据路段过街行人的分布、流量等科学合理的增设斑马线。四是优化信号灯配时比。根据道路路口全天候车流量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信号灯配时比。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前后相邻路口的通行能力及流量情况,对部分路口信号灯的配时比进行微调,充分发挥其对车流量的调节作用。五是随着仓安路、体育大街及其它道路施工的完成,及时调研交通流的变化,优化和调整裕华路、中山路“绿波带”控制。六是通过采用增设单行线、可变车道、交通诱导、停车诱导等管理设施及手段,合理组织交通,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3. 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一是加快推动130个路口的面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并建立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二是完善由警务通、打印机、无线POS 机组成的“交通违法快速处理系统”,并向全市推广,彻底实现罚缴分离,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强化执法监督。
4.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交通环境。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以科学、规范、合理、清晰为标准,对全市现有标志标线重新摸底、更新。对陈旧的标志、标线及时拆、改、清理、更新,达到反光化、亮化、彩色化的效果。同时,注重提高指路标志的连续性、系统性,并增设对禁令标志的提示标志,加强交通诱导,确保车辆能够方便、直接、快捷的到达目的地。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
1. 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力度。遵循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新闻舆论宣传,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漫画、书法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交通安全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全体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 大力开展“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继续以30% 的创建比例,不断加大“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1. 随着市区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拟新开辟公交线路5条,调整公交线路13条,改造中巴线路5条,新购公交车98部,完成南焦公交停车场的征地和建设工作。
2. 进一步完善公交专用道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公交专用道的作用,提高公交运输效率。
3. 完善公交信息网络,方便公交车运行和市民出行。利用新闻媒体、通讯等手段,及时发布公交车运行的最新信息,吸纳乘客的合理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依法从严整顿道路交通秩序,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1. 明确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顿。市区重点整顿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酒后(醉酒)驾驶、超速行驶、货运机动车超载、违反规定载客、客运机动车超员、违反规定载货、造成交通事故逃逸、记满12分不参加考试继续驾车、载物超限、违法超车、不按规定系安全带、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整顿影响交通秩序的违反交通信号、违法停车、违反分道行驶规定、驾驶证暂扣期间继续驾驶机动车、遮挡污损号牌、载物超高超宽超长、非法安装使用警报器等交通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顿。重点整顿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分道行驶规定、违反交通信号、驾驶非机动车横过道路不下车推行和行人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等交通违法行为。县级市城区重点整顿摩托车无牌无证、拖拉机、农用车违法载人、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和违法占道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基本达到“十无、四规范”工作目标。
2. 积极稳妥,解决“三车”(“黄包车”、机动车三轮车、农用车)问题。“三车”是影响我市交通秩序和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按照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城市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联合执法,强力推进此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三车”管理的目标。
3. 强化停车管理,规范主次干道停车秩序。对市区各公安分局、各大队的占道停车场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根据《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扩大咪表管理范围,对占道停车开展专项整顿,建设静态管理示范街。同时,积极推进裕华区夜间占道停车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市推广。
4. 建立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管理示范路口、路段。以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加大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教育、管理力度。
(五)加大事故预防工作力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1. 提高事故预防的科学性、有效性。按月、季度、全年,逐时段统计分析全市交通事故成因、特点及规律,制定和落实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对策。
2. 深入开展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公路安全隐患点段排查、整改。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并强化对整改工作的督导检查。
3. 积极推动交通安全村建设,组织强有力的宣传队伍,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交通事故案例宣传,提高县乡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4. 在全市范围开展争创预防交通事故“优胜杯”评比竞赛活动,制订工作目标、措施及奖惩办法,逐月评比,年终兑现,以此推动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健康发展。
5. 围绕交通事故处理“公正、效率”的目标,通过组织培训、考核,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与保险、医院部门的协作,建立“110”、“122”、“119”协调联动机制等措施,使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在规范、快捷、公正、效率上实现新的突破。
6.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结合本市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交通事故接处警、现场勘查、调解、肇事驾驶员处罚及交通肇事、逃逸侦破和协查等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
7. 提高交通事故接处警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以市区及国道沿线县级市交警大队为重点,增加交通事故勘查车和勘查器材,严格考核和培训事故处理人员,为勘查车辆配备必要的现场施救装备。
(六)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对全体干警进行一次为期半月的政治业务素质培训,认真落实公安部五条禁令、省委政法委约法三章和市委政法委四条禁令,加强督办力度,杜绝违纪现象。进一步强化警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
五、方法步骤
(一)实施阶段
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
1?甭涫捣桨覆渴穑?制定工作计划,明确部门职责、任务。
2?比范ㄖ氐悖?抓好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建设、管理精品。
3?闭?体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工作目标。
(二)自评阶段
10月份,市区各有关部门和5个县级市依据公安部、建设部2004年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统计数据,整理材料,10月20日前完成自评,报市畅通工程办公室(市公安交通管理局),10月底向省畅通办申报。
(三)做好迎接初评和复评工作。
六、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深化“畅通工程”当作贯彻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实施“畅通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盘规划,科学安排。要紧密结合省会“争做文明市民,营造优美环境,创造文明城市”和政法系统“服务第一要务,构建平安省会”活动,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要找准薄弱环节,超前思考,妥善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根据“两部”、“两厅”要求,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努力推动创建工作迈向更高等级。
(二)明确任务,严格责任和考核。按照实施“畅通工程”总体方案,各有关部门和5个县级市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内容,量化分解,落实到人,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把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奖惩挂勾,并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全面促进“畅通工程”向纵深发展。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按照“两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身工作重点,逐项对照检查,要在巩固去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
(四)综合整治,齐抓共管。各单位要树立全市实施“畅通工程”一盘棋思想,协调联动,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切实把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五)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此工作的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巩固深化工作成果,确保今年工作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