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市、县工商业联合会:
??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质量、效益和规模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少民营企业管理粗放、基础薄弱、产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企业信誉差,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严重制约我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在民营企业,发展潜力也在民营企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为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综合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和省工商业联合会广泛联系民营企业的纽带作用,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彻底消除所有制歧视,营造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冲破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改变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习惯做法,革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按照“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要求,用好用活政策,各级工商联要广泛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积极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反映企业呼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和省政府关于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的精神,认真清理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修订完善有关文件。特别是在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监督管理等方面,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制定更加具体、适用、便捷、可行的措施,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服务工作,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
?? 1、搭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平台。一是建立信息流通平台。充分利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河北省总商会海湾信息网站》和《河北名牌网站》等阵地,建立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与民营企业相关的可公开的信息、文件及时上网发布。二是建立培训服务平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联合工商联,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开展培训服务。对一般企业,要开展标准化、计量、质量检测、质量管理等基础知识培训;对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要开展质量认证、创名优产品、创质量奖及WTO/TBT(世贸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检验及操作等不同层次人员,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培训,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到省外或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三是建立咨询服务平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联要根据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有关技术、咨询、中介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
?? 2、强化民营企业的技术基础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确保民营企业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民营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合理配备计量检测设备,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校准工作,切实提高计量管理水平;选择一批实力强、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对象,积极推荐其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为冲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于基础薄弱的企业,要引导其强化生产过程的控制,从基础做起,提高管理水平。要在全省民营企业中开展质量信用管理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要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确定帮扶对象,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切实抓出成效。
?? 3、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各级工商联要建立密切联系,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质量意识,遵守国家质量法律、法规。要畅通各种办证渠道,对于企业申请办理的各种许可证、认证及各项质量奖,要认真负责地为企业办手续,并在限定时间内优先办理。
三、大力实施“双兴”战略,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 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县”活动。各级工商联应当加入各级质量振兴领导机构。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作为评选“质量兴县”先进县(市、区)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对民营企业创名牌工作的指导,各级工商联要协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当地民营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的创名牌工作,加强指导,对具备中国名牌条件的产品,要积极向国家推荐,力争使我省更多民营企业的产品跻身中国名牌的行列。要增强工作的持续性,力争推出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
四、加强合作,全力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级工商联要通力合作,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到全省的质量振兴事业中来。要切实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随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例会制度或定期会商等形式加强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各地对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上报,以推动工作健康有力地开展。
?オオ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