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财政局,省直各部门、省属企业: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会计决算报表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我省2002年度会计决算
报表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报表利用和服务功能,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今年报表工作的总体要求
在总结三年“统一报表”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2002年度我省会计决算
报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工作手段和措施,严格报
表工作要求,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拓宽会计信息服务领域,实现报表规范化管理,推
进会计决算报表工作迈上新台阶。各市财政局、省直各部门(企业)要加强对报表工
作的组织领导,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做好报表的布置、培训、收集、审核、汇总、分
析和上报工作,加大对报表数据的层层审核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2002年度
会计决算报表工作。
二、加强报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各市财政局和省直部门(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把2002年会计决算报表工
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决算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报表工作落实到位,做
到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在物质、技术条件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各市财政
局要明确一名局长亲自抓,统计评价科、有关科室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对涉及财
政总决算报表的有关指标,统计评价科、国库科、预算科及有关业务科室要多协商、
勤沟通,保证决算数据的一致性。对补充指标表,统计评价科、有关业务科室要共同
把关,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在报表编报的各个环节工作中,各市财政局可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统计评
价科为主、有关科室配合,统计评价科负责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组织、
业务培训、收集、审核、汇总、分析和建库工作,国库科(预算科、预算编审中心)
负责提供或直接核对财政拨款、预算外收支、基本情况等指标,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分
管部门、单位(企业)报表审核及有关补充指标表的审核工作。二是统计评价科会同
有关科室共同完成,统计评价科负责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组织、业务培
训、软件技术支持、汇总、分析和建库工作,国库科(预算科、预算编审中心)负责
提供或直接核对财政拨款、预算外收支、基本情况等指标,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分管部
门、单位(企业)报表的收集、审核和有关补充指标表的编审工作。
三、做好报表的布置和培训工作
会计决算报表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业务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今年各地区存
在机构改革、人员变化较大的实际问题,各市财政局、省直部门要及早准备,周密部
署,在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的布置和培训工作中,认真做到“四个落实”即工
作部署和任务落实,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落实,时间安排和组织方式落实,提高数据
质量和加强规范管理措施落实,并确保在12月上旬完成本地区、部门报表的布置及
培训工作。
各市财政局统计评价科、国库科、预算科及有关业务科室应统一组织,统一口径,
共同做好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2002年度财政总决算的布置和培训工作。
国库科负责布置和讲解2002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布置范围是各级财政部门,不
再对行政事业单位布置。统计评价科负责布置和讲解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布
置范围是各级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库科和其他业务科室负责对有关报
表(含补充表)提出具体要求。
为了使报表工作人员及时掌握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的填报要求和编制方法,
省厅在财政内网和外网上分别建立了“会计决算”网页,通过网络实施报表培训、报
表提问以及问题解答。各市财政局可以访问财政信息网的“统计评价”网页;省直部
门、单位、企业可以访问省财政厅外网,地址为:www.hebcz.gov.cn/kjjs/。
四、及时完成报表审核、汇总与上报工作
报表审核与汇总工作是提高报表质量的关键。各市财政局、省直部门(企业)要
采取措施,严格把关,认真做好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汇总与上报工作。
(一)认真组织好层层审核工作
为了提高我省200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的质量,要进一步强化“三审核”制度,
即“省、市、县三级审核”、“财政、部门、单位(企业)三层审核”和“政策性、
数据准确性、规范性三种审核”。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所属单位、企业会计决
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与上报工作。各级财政局负责对本级所属部门、单位(企
业)的会计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并负责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报表数据进行验
审。对验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下级单位进行修改,严禁未经基层单位同意
修改基层数据,严禁越级调整下级单位的报表数据,严禁验审时突击修改基层数据。
(二)加强财政内部收集和审核工作
对国有非金融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报表,各市财政局统计评价科或有关业务科室
负责企业报表的收集、审核,由统计评价科进行报表汇总和上报。
对城镇集体企业和集体金融企业报表,由统计评价科负责报表的收集、审核、汇
总和上报工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统计评价科或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分管单位报表的收集、
审核,会同国库科(预算科)进行数据核对,最后由统计评价科进行汇总和上报。具
体程序如下:(1)本级各部门(单位)报表上报财政部门;(2)国库科审核各部
门(单位)财政拨款数、预算外资金上缴数和核拨数;(3)预算科(预算编审中心)
审核各部门(单位)基本数字、人员机构、固定资产数据;(4)综合科审核各部门
(单位)住房基金数据;(5)有关业务科室审核各部门(单位)补充指标表;(6)
统计评价科进行技术性审核;(7)统计评价科汇总决算报表,经审核和核对无误后,
及时向国库科提供用于生成财政总决算的数据,统计评价科与国库科应及时沟通有关
调整数据;(8)统计评价科上报决算报表。各市科室之间数据审核方式、交接时间
自行确定。
对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统计评价科或经济建设科负责报表的收集、审核,经济建
设科要做好对国债资金项目的审核,最后由统计评价科进行汇总和上报。
各类报表上报时间和上报内容见《河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下发2002年
度会计(决算)报表通知的通知》(冀财统[2002]21号)。
五、努力提高报表分析水平
报表分析是编报报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
依据。因此,各市财政局、省直部门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报表分析工作,重点围绕当前
经济改革、财政改革和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围绕财政资金利用效
果进行分析,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写出综合性的和分专题的
分析报告。报表分析要避免数字罗列和事项简单说明,加强对政策、体制变化及管理
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找出问题和矛盾,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为了提高分析的时效性
和实用性,今年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分析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报表要同时上报。
六、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与财政总决算报表的衔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是形成财政总决算的基础数据来源,由各级财政部门布置
给基层单位填报,在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层层收集、审核和汇总的基础上,
以核实无误的数据充分满足编制地方财政总决算相关内容报表的需要。
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与地方总决算报表的顺利衔接,避免向基层
单位重复布置报表,切实减轻基层单位填报及核对工作负担,有效地保持相关数据的
一致性,在2002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与2002年度财政总决算报表软件
之间做了数据接口,各市财政局可从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基础数据中直接提取财政总决
算要求的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补充后形成地方财政总决算相关报表。2002年度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与财政总决算报表相互衔接的内容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
的明细支出与财政总决算报表的一般预算支出明细;机构数和人员数;预算外报表除
专户支出等以外的部分。各市财政局相关业务科室间应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严把数
据质量关,上报的同一指标数据应保持一致性。
七、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
要继续按照《河北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
计若干问题的通知》(冀财企[2001]27号)规定,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年度
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
除监狱劳教等特殊规定的行业企业外,国有企业2002年度会计报表,应当委
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全面审计。鉴于我省实际情况和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
上报时间要求,我省按企业类型实行先审后报和先报后审制度。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
2002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连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一并上
报;其他企业的2002年度会计报表也要先审后报,确有困难的,可以先报后审,
审计出的问题需调整的在下一年调整,并作为下一年度的审计内容。
国有大中型企业,除按规定审计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及
会计报表附注外,凡与企业效绩评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实现利税有关的指标,必
须一并委托审计,即注册会计师要对企业主要分析指标表(会年企04表)1-20
行指标、国有资产总量及保值增值情况表(会年企附04表)和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
(会年企附02表)一并进行审计,并出具完整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