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
现将《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的通
知》(财综[2002]38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
并贯彻执行。
一.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是深化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
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执收执罚部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
重视,切实履行职责,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
(以下统称《暂行办法》)规定,认真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年度稽查
工作。
二.各级执收执罚部门要在每年1月份对上一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收支情况进行自查,并于2月15日前向主管财政部门报送自查报告。省直部门和单
位的自查情况由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省财政厅。各级财政部门在对执收执罚
部门和单位的自查报告进行审核的基础上,确定被查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重点抽查,
并按规定向被查部门或单位下达稽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三.对省垂直管理部门和省属驻石家庄市外埠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年度稽查的重点抽查工作,受省财政部门委托后,由各市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市财
政部门接受委托对省属驻各地单位实施重点抽查,需持有省财政部门的委托责任书。
各市接受委托稽查省属单位时发现的问题,报送省财政部门审核后由省财政部门依法
提出处理意见,并向被查单位下达稽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各市财政部门要协助做好处
理决定的有关落实工作。
省财政部门根据委托抽查的工作量和效果,对受委托的市财政部门适当补助稽查
工作经费。
四.省和市、县合作修建的收费路桥、隧道的年度收费稽查工作,由省统一布置,
省和市、县共同组织检查。
五.对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违
纪违规行为,在依法对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要依据中共河北省纪委、
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监察厅《关于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三项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六.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管理档案。各级财政部门要
按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情况管理档案,登记
有关收费管理事项和自查自纠情况以及重点检查情况。对社会反映强烈或年度稽查问
题较多的单位,要实行重点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注意利用年度稽查管理档案,避免
重复稽查。
七.本通知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综合处反馈。
附件: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2年6月13日 财综[200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
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制止各种乱收费,保障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
有关“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国发[1996]29号)等要求,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年度稽查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制止各种乱收费,保障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
有关“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国发[1996]29号)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标准、票据
以及收支管理等进行年度稽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全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办法,组织实施对中央
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基金年度稽查工作,指导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
度稽查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办法,组织实施对本级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
基金年度稽查工作,指导下一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年度稽查工作,严禁违反规定重复稽查。
第四条 凡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
门或单位,应当接受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的年度稽查。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工作所
需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从预算中予以安排,不得向被稽查部门或单位收取
任何费用。
第二章 年度稽查的内容
第六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稽查内容,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1.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报
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和价格部门批准;
2.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将专门面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报经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征得国务院财政和价格部门同意;
3.是否未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未经国务院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和价格部门批准,擅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转为经营
服务性收费;
4.是否继续征收或变换名称征收国家已明令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5.是否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或改变征收对象;
6.是否超过规定期限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7.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其他事项。
(二)政府性基金项目。
1.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国务院或其财政部门批准;
2.是否未经国务院或其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将政府性基金转为行政事业性收费;
3.是否继续征收或变换名称征收国家已明令公布取消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4.是否擅自设立政府性基金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或改变征收对象;
5.是否超过规定期限征收政府性基金;
6.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的稽查内容,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1.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报
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和财政部门批准;
2.是否按照规定程序将专门面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报经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征得国务院价格和财政部门同意;
3.是否执行国家已明令降低的收费标准;
4.是否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5.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其他事项。
(二)政府性基金。
1.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国务院或其财政部门批准;
2.是否执行国家已明令降低的征收标准;
3.是否擅自提高征收标准;
4.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的稽查内容,包括:
(一)是否按照规定领取财政部门颁发的《票据购领证》;
(二)是否按照规定购领、使用国务院财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
统一印(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
(三)是否按照规定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制度,并由专人
负责管理票据;
(四)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票据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管理稽查内容,包括:
(一)是否按照规定由部门或单位财务统一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
入和支出;
(二)是否按照规定开设银行账户;
(三)是否按照规定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
(四)是否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地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缴入财政
专户或国库;
(五)是否按照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纳入部门或单位预算和
决算的编制范围;
(六)是否按照批准的预算安排和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七)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稽查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收支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年度稽查的方式和程序
第十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部门、单位应当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的要求,对本部门或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并提
交自查报告。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对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
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进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应
当对稽查工作做出统一部署。
第十二条 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批准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文件复印件;
(二)财政部门颁发的票据购领证;
(三)已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存根;
(四)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的部门或单位开设银行账户的文件复印件,
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财务会计资料;
(六)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自查报告;
(七)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与稽查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稽查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有关部门
或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稽查任务。
稽查人员在稽查期间,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规定。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对有关部门或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
基金的稽查情况,向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分别下达稽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第四章 违规处理
第十五条 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
其改正,退还不应当收取的款项,确实无法退还的款项按照资金归属缴入同级国库:
(一)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
(二)擅自将政府性基金转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三)擅自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范围、变更征收对象的;
(四)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停止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或变
换名称继续收取的;
(五)擅自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的;
(六)国家已明令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仍继续按原征收
标准执行的;
(七)擅自延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征收期限的。
第十六条 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
其改正:
(一)擅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的;
(二)未按规定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
(三)未按规定在征收场所公布征收文件的;
(四)未按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的;
(五)未按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的;
(六)未按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交由部门或单位财务统一管
理的;
(七)在编制部门或单位预算和决算时,未按规定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
基金收支内容的;
(八)杜绝接受稽查或不如实提供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和
资料的。
第十七条 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未按规定领取财政部门颁发的《票据购领证》,未
按规定购领、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的,未按规定建立行政事业性收
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票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
令其改正,并按照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
综字[1998]104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规定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违
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
规定进行处罚;同时,对有关部门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
务院令第281号),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被稽查的部门或单位对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下达的稽查结论和处理决
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检查人员在稽查过程中向被稽查部门或单位
收取费用的,责令退回,并依法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检查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工作中徇
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
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