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关键字:
按文件号:
颁发单位:
库别:
添加日期:
 
 
财政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管理的通知
颁布日期:2001-03-23    文件号: 财统[2001]3号    颁发单位: 财政部     【加入收藏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计委,上海市、深圳市、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中央各企业集团:
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经过两年时间的试行和试点,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已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对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监管与管理机制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两年的试行和试点,各地方、各部门(企业集团)评价组织机构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锻炼了工作阶段伍,达到了预期工作目标,为全国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有产改善企业经营机制,现将2001年全国深入开燕尾服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
1999年和2000年的试行和试点工作表明,开展企业效绩评价是转变国有企业监管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国有企业监管、促进扭亏解困、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各级财政(国资)、经贸、劳动保障和计划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2001年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活动,将企业效绩评价工作作为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各地区要按照服务于企业改革和企业监管工作的宗旨,结合各级政府企业改革与企业监管工作实际,确定评价工作范围和选择评价对象,并确保评价工作的及时开展,切实将企业效绩评价工作与有关部门的企业监管、考核、奖惩等工作相衔接。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与工作配合。
各级财政(国资)、经贸、劳动保障、计划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沟通配合,共同推进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前两年企业效绩评价的试行和试点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密切配合,树立了部门部门协调配合的典范,使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联合组织,加强配合,是推进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要认真组织做好有关技术性、基础性的服务工作,积极进行协调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所提供的综合信息,为企业监管工作服务。在具体实施上,可以控索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开展企业效绩评价的方式,但各级评价组织机构必须对中介机构的选择、评价实施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监督,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与真实、准确。
三、推动企业集团开展内部企业效绩评价工作。
实践证明,在企业集团内部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对加强集团内部的监管管理,进行自我诊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大企业集团要充分认识开燕尾服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开展对子(分)公司的企业效绩评价工作,以促进集团内部监督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评价对象和评价户数由集团公司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自行确定,具体评价工作既可以内部组织必要工作力量实施,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各级财政(国家)部门要加强对企业集团内部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组织指导,积极提供技术帮助。
四、利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为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工作服务。
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是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基础,它既能反映企业资本营运效益和资产管理水平,也能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成长能力;既包括了定量的财务指标,也包括了不能量化的定性因素。企业效绩评价结果较为客观、综合地体现了经营管理者在一个经营年度期间的经营基本业绩。因此,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集团)在深入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中,要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0]15号)精神结合起来,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评价方法,充分利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工作服务。
五、将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挂钩。
在前两个企业效绩评价工作试行和试点过程中,一些地方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与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挂钩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的精神和中办发[2000]15号文件关于要“研究制定经营管理者收入和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具体办法”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集团)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要与经营者年薪制、股票期权等收入分配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相结合,以推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的不断深化。
六、通过实施企业效绩评价,促进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本与财务监督。
运用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进行效绩评价,是对企业资本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综合检查,也是对企业资本营运水平和财务效益状况和客观评判。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本身就是履行资本与财务监督职能的体现。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要结合进一步贯彻《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意见的通知》(国发[1997]9号)精神,运用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和方法,通过开展评价工作,促进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资本和财务监督,并及时对企业资本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和资本、财务管理水平。
七、积极探索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相关应用领域。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是反映企业财务效益、或运水平、财务风险、发展能力的综合性信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其多方面的应用途径,以充分发挥企业效绩评价的功能作用。如以企业效绩评价结果作为进行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决策、实施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离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利用企业效绩评价进行企业诊断,促进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将企业效绩评价作为加强金融监管和企业信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八、建立国有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定期公布制度。
企业效绩评价是依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作出的客观评判,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因此,为了加强团结对企业的社会和舆论监督,逐步建立规范的企业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根据各级政府企业监管工作的需要,应积极探索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定期公布途径和方法。
九、周密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企业效绩评价工作。
为推动2001年的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集团)应在认真总结前两年试行和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组织落实。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在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围全部国有企业的基本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监管企业应全部列入综合评价对象,随着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应不断扩大综合评价的范围。对于财务关系隶属中央的企业(集团),财政部将根据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年薪制试点和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监管工作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对企业开展综合评价的范围。
(二)各级财政(国资)部门应根据本《通知》的精神,尽快制定今年的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方案,并于3月底前报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备案。各级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要指定专人参与和联系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集团也要尽快制定本部门和本集团的企业效绩评价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三)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企业效纲评价的组织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反映工作进展情况,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调查组赴各地对照检查落实情况。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集团)企业综合评价工作必须在6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评价工作总结。
(四)各地区、各部门(企业集团)在评价过程中要把好数据质量关和技术操作环节,严格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同时继续做好企业效绩评价的宣传工作,以推动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附件:
河北省省属重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名单
1.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
2.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
3.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合并)
4.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并)
6.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合并)
7.石家庄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8.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合并)
9.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峰峰矿务局
12.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
13.邯郸矿务局
14.井陉矿务局
15.兴隆矿务局
16.河北沧州大化集团公司
17.河北宾馆集团有限公司
18.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石家庄化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葆祥国际服装中心
21.河北新华印刷一厂
22.河北新华印刷二厂
23.河北省秦皇岛预应力钢丝总厂
24.河北卫星化工厂
25.河北省矾山磷矿
26.河北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27.河北冀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8.河北石青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9.河北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0.河北省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31.河北省高速公路客运有限公司
32.河北省秦皇岛海洋渔业总公司
33.河北省粮油(集团)总公司
34.河北物产企业集团公司
35.河北省盐业公司
36.河北省农业机械集团公司
37.河北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38.河北圣仓进出口集团公司
39.河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
40.河北省冶金矿山公司
41.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2.河北省新华书店
43.河北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44.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
45.河北省芦台农场
46.河北省汉沽农场
47.国营中捷友谊农场
48.河北省南大港农场
河北省市属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名单
石家庄市(8户)
1.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2.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河北威远集团有限公司
5.石家庄天同集团有限公司
6.石家庄焦化厂
7.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8.河北省石家庄水泵厂
唐山市(9户)
1.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有限公司
2.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3.唐山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河北大清河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6.唐山市啤酒厂
7.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
8.冀腾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河北华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秦皇岛(6户)
1.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2.秦皇岛北方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3.秦皇岛燕山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4.秦皇岛玻璃纤维厂
5.秦皇岛冶金机构阀门总厂
6.秦皇岛秦玻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邯郸市(9户)
1.邯郸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2.河北省马头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3.邯郸滏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4.邯郸发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5.河北太行集团公司
6.邯郸制氧机厂
7.邯郸棉机有限公司
8.河北宇康农用机构股份有限公司
9.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
邢台市(7户)
1.河北中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邢台市色织厂
3.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邢台市化纤地毯厂
5.邢台审权灯芯绒集团有限公司
6.邢台拖拉机厂
7.宁晋县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市(11户)
1.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2.河北宝硕集团有限公司
3.国营保定针织厂
4.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5.河北五洲集团有限公司
6.河北省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
7.保定天翔集团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8.保定装饰印染厂
9.华北汽车制造厂
10.保定亚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河北田野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张家口市(7户)
1.张家口制药集团公司
2.张家口市合成洗涤剂厂
3.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4.张家口长城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河北宣化水泥厂
6.宣化钟楼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7.宣化工程机构集团有限公司
承德市(5户)
1.承德中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承德黄麻化纤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承德华峰集团公司
5.承德输送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沧州市(2户)
1.河北沧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河北省长芦黄骅盐场
廊坊市(4户)
1.廊坊市颖丽纺织集团公司
2.廊坊红共蓝化工集团公司
3.廊坊市钨钼材料厂
4.廊坊市美联制动装置有限公司
衡水市(5户)
1.衡水远大(集团)棉纺织厂
2.衡水市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
3.河北冀衡集团有限公司
4.河北金宝钢丝绳集团公司
5.衡水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03-2012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税务信息网                冀ICP备15000966号-1